原標題:大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 全方位推動消費擴量提質增效
—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之三
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“三駕馬車”之一,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。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,明確將“大力提振消費、提高投資效益,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”列為2025年經濟工作首位。擴大內需是戰略之舉,提振消費是重中之重。大力提振消費,要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,重點是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緊密結合起來,聚焦消費能力、消費意愿和消費業態等方面,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消費動力。
為此,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,大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,全方位推動消費擴量提質增效。以更大力度和更精準的措施促進消費,加快打造西北新消費中心。
消費,一頭連著千行百業,一頭連著千家萬戶,是暢通生產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,對經濟具有持久拉動力,事關保障和改善民生。特別是去年以來,隨著“兩新”(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)等促消費政策進一步落地顯效,居民消費需求得以持續釋放,有力支撐了全年經濟增長。
居民收入是消費的基礎,社會保障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。如何消除制約消費的障礙因素,讓大家敢消費、愿消費?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,要在增強消費能力、提升消費意愿上下功夫。會議提出,要提升城鄉居民收入水平,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,提升低收入群體增收能力。要突出就業優先導向,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。要提升社會保障水平。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。要加力落實“兩新”政策。同時,多措并舉優化服務流程,推動政策直達快享,暢通政策落實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支持和推動各平臺、商圈及經營主體發揮積極作用,持續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,努力為市民提供更實惠、更多元的消費體驗。
消費領域的轉型升級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。居民消費結構的重大變化,也意味著蘊藏經濟增長的巨大潛能。當前,居民消費結構由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消費升級、由物質型消費向服務型消費升級、由傳統消費向新型消費升級的趨勢越來越明顯,速度也越來越快。為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、多元化的消費需求,我市積極探索創新零售業發展模式,打造融合型、時尚型、策展型、主題型的消費新業態。新型消費業態天然具備技術創新性、跨界融合性、成長持續性等鮮明特點,代表著消費升級的方向,契合了數字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、健康化的新型消費發展趨勢。
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,要在適應消費結構變化、增強供需適配性上做文章。會議提出,要大力培育新型消費,積極發展首發經濟、銀發經濟、文旅消費。要激活縣域消費潛力。完善縣域商貿體系,暢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,加快補齊縣城商業設施短板,改造提升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、物流配送中心和鄉鎮集貿市場、商貿中心,發展新型鄉村便利店,滿足農民便利消費、就近銷售需求。
這些舉措,都將在不同領域、對不同人群提供更高品質的消費供給,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消費潮流、激發消費潛力、擴大消費需求。
擴大消費不是“為了消費而消費”,而是要拓寬居民的消費場景和渠道,使居民通過消費為自身“投資”和“賦能”,從而從不同渠道增加居民的收入水平,形成進一步擴大消費的持續動力,最終使消費成為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。優化環境激發消費市場潛力,創新消費場景和構建消費新業態方面,相信隨著各項政策舉措持續落地見效,就一定能加快釋放內需潛力,不斷為消費市場提質擴容注入動力和活力,賦能各行各業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何曉瑄
(蘭州日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