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甘肅省發布2024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
觀瀾新聞客戶端訊(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滕效宏)1月3日,甘肅省氣象局發布2024年發生在我省境內的十大天氣氣候事件:2024年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.2℃,為1961年以來我省最暖年;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達10.7毫米,較常年同期偏多近1倍,其中河西地區平均降水量為8.6毫米,為1961年以來最多等天氣氣候事件位列其中。
暖字當頭,全年平均氣溫再創新高
2024年全省平均氣溫為9.7℃,較常年偏高1.2℃,為1961年以來我省最暖年;春季和秋季平均氣溫為11.6℃和10.1℃,較常年同期偏高1.9℃和1.7℃,均為1961年以來最高。
年初強冷空氣來襲,多地遭遇強寒潮
1月19—22日全省共60縣(區)出現寒潮天氣,11縣(區)出現超強寒潮、23縣(區)出現強寒潮,日最低氣溫24小時最大降幅達12.1℃(靈臺)。20縣(區)出現-20℃以下低溫天氣,武威站(-27.6℃)和古浪站(-23.9℃)出現極端低溫事件。
2月降水異常偏多,春耕春播迎來及時雨
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為10.7毫米,較常年同期偏多近1倍,其中河西地區平均降水量為8.6毫米,為1961年以來最多。月內13縣(區)降水量達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;出現三次大范圍雨雪天氣過程,對土壤蓄墑、冬小麥返青和春耕春播極為有利。
春季降水偏多,河東首場透雨異常偏早
春季全省平均降水量為95.9毫米,較常年同期偏多12.8%;3月23—24日,全省大部出現明顯雨雪天氣過程,其中24日河東地區36縣(區)日降水量超過10毫米,出現春季第一場區域性透雨,較常年偏早34天,為近40年第三早。
高溫超長待機,5月現歷史同期最強高溫天氣
全年37縣(區)出現高溫天氣,較常年偏多;27縣(區)高溫初日較常年偏早10―59天,山丹、秦安和合水為1961年以來最早;13縣(區)高溫終日較常年偏晚10―48天,舟曲、蘭州、臨夏和肅北為1961年以來最晚。年內首次區域性高溫事件出現在5月21-22日的河西地區,影響面積約7.4萬平方千米,為5月歷史最強區域性高溫事件。
盛夏降水極端性強,出現歷史最強區域性暴雨過程
盛夏(7—8月)全省22縣(區)出現暴雨,為近5年最多;15縣(區)出現極端日降水事件,為1961年以來最多。7月23—24日,隴東南地區出現我省1961年以來最強區域性暴雨過程,其中崇信站7月23日降水量達232.0毫米,突破全省國家氣象站日降水量歷史極值。8月24日,金昌出現建站以來首次暴雨天氣(55.4毫米)。暴雨洪澇災害造成局部地區受災嚴重。
8月風雹天氣多,局地受災
8月強對流天氣頻繁,全省38縣(區)出現大風天氣,較常年同期偏多,為近30年最多。共有11縣(區)出現冰雹天氣,較常年同期偏多,為近10年最多,主要出現在中下旬的隴中北部、隴東東部、天水市中東部和甘南州大部等地。風雹災害造成局地基礎設施受損、農作物受災。
夏季沙塵天氣多,影響范圍廣
夏季25縣(區)出現揚沙、31縣(區)出現浮塵,均較常年同期偏多,主要影響區域為河西大部、隴中北部及隴東東部,其中民勤揚沙和浮塵天氣最多,分別為21天和12天。
初秋多地陰雨連綿,和政出現歷史最長雨期
8月末至9月末,河西中東部、隴中地區和甘南州的21縣(區)出現連陰雨天氣,過程雨量為18.1—231.1毫米,持續日數為5—21天。其中,和政縣出現1961年以來持續日數最長(21天)、累計雨量最大(231.1毫米)的一次連陰雨過程。
秋末寒潮雨雪驟至,多地過程降水量超月值
11月23—26日,出現2024年立冬以來最強寒潮、雨雪天氣,全省30縣(區)出現寒潮天氣,10縣(區)出現強寒潮,民樂出現超強寒潮。全省80縣(區)出現降水,19縣(區)累計降水量為11月常年降水量的1—3倍。大范圍降雪及道路結冰對我省交通運輸帶來不利影響。
(觀瀾新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