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吳永隆
外周血管介入類微導管、微導絲等醫用耗材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網上報價監督現場 甘肅省醫保局供圖
日前,甘肅省首次牽頭組建24個省份組成的省際聯盟,開展外周血管介入類微導管、微導絲等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線上開標。此次集采是持續推進國家和各省份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,降低醫用耗材成本,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的又一重大舉措。
此次集采品種包括用于治療發病率居全國前列的肝癌、肺癌等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(TACE)所覆蓋的一系列耗材,包括外周血管介入類微導管(含套裝)、微導絲、明膠海綿、栓塞膠、栓塞微球等五類高值醫用耗材,采購周期為兩年。共有44家企業參與申報,其中124個產品獲得擬中選資格,企業中選率達到100%,產品中選率達到98%,產品平均降幅達到62.21%。按首年約定采購量和聯盟省份平臺最低掛網價計算,為24個聯盟省份節約資金10.02億元。
蘭州大學第一醫院介入醫學科主任醫師李雷表示,之前耗材集采都是針對某一個產品或某一種功能產品進行,這次將集采范圍延伸至一種疾病或一類手術所覆蓋用到的全量耗材,降價會更明顯。通過集采讓產品價格回歸正常,可以按照病人的需求選擇合理的醫用耗材,提高臨床療效。
甘肅省人民醫院腫瘤介入科主任醫師鄭寧剛說,甘肅省醫保局牽頭此次外周介入類耗材集采,將正向激勵醫療行業發展。此次集采在保質保量的基礎上降低價格,打破既往外企產品高價壟斷的局面,讓患者獲益的同時,也大大節省了醫保基金。
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二級巡視員李文萍說,該省首次參與聯盟省集中帶量采購,既要保證價格降下來,還要考慮臨床需求,因此征詢了各方意見制定競價規則,完全做到公開公正公平,從而做到醫保、醫院、企業、患者四方共贏。
甘肅省醫保局價采處處長肖彬說,此次集采聚焦量價掛鉤,整體設計與數據治理、價格聯動、價格治理結合起來,加強競價正面引導,創新梯次中選規則。從中選企業和品種結構看,產品規格型號齊全,能較好地滿足臨床需要。原市場占有率較大的進口和國產企業均獲得擬中選資格,既保持了臨床使用的穩定性,又保證了產品供應的多元性,結果得到各方認可。隨著大規模集采的推進,國產替代進程加速,集采政策不僅推動了產品價格的下降,還為國產品牌提供了快速進院的機會,從而加速國產替代進程。
據悉,此次集采聯盟成員包括甘肅、河北、山西、內蒙古、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廣西、海南、重慶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、西藏、陜西、青海、寧夏、新疆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內的24個省(市、自治區、兵團)。